2024-11-12 22:21:19
分享郑州七初东校区举行第十二周升旗仪式
牛若欣同学主持升旗仪式
孙婉豫、张有为同学进行国旗下演讲
附学生演讲稿:
科学创新 点亮未来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科学,就像一盏明灯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回顾历史,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的广泛应用,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人工智能的崛起,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创新都推动着社会的进步。
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,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。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再次让全国人民为之骄傲。
航天员蔡旭哲说:为了这一天,他等了12年,准备了12年。他的声音从茫茫宇宙传回北京:“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”
航天员王浩泽是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,从在办公室设计系统参数到乘坐火箭飞向太空,王浩泽创造了新纪录。
王浩泽谈到,上中学时,妈妈一边干农活,她一边自学借来的教材,靠自己努力考进师范学校。读研时,研究等离子爆震,她感到实在太难了。她便问导师:以后不一定搞科研,为什么要做这么难的题?
导师的回答让她铭记至今——“不管喜不喜欢,是不是终身的事业,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去做。就怕你以后遇到了喜欢的事,却没有了认真做事的习惯。”
她在日记里写道:“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、人迹罕至的路,但是我爱这条路。如果它荆棘丛生,我们就披荆斩棘;如果它寂寞荒凉,我们就结伴前行。”
2024年,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充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成就的一年。
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嫦娥六号的月球探测任务,展现了我国在深空探测方面的技术实力。
近日,万众期待的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-35A出现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。辽宁舰、山东舰首次开展双航母战斗群编队演练,中国船舶官网发布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,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”
同时,我国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、生物技术等领域,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研究,这些成就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,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。更激励每一位中国人,继续在各自的领域认真学习,努力工作,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。
同学们,今天是2024年11月11日是第36个国际科学与和平周,自1986年设立以来,推动人们不断的行动、思考和创新。有心的同学会发现,在我们校园里展示了2024年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涵盖了物理学、经济学、化学、生理学和医学,同时也介绍了11位华人荣获诺贝尔奖所研究的领域和成果。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次的科技创新。少年强则国强,相信热爱并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同学,不管是不是你,他一定会在我们这个群体中出现。
我很羡慕,七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上周末去了“迪空间 新能源汽车科普馆”进行了参观学习,激发科学创新兴趣。作为九年级,我们同样可也在学科中找兴趣,在公式中寻逻辑,在实验中探真知。
希望每位同学,在我们最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时期,打牢基础知识,提升学科素养,敢于质疑,勇于探索,让科技创新之光照亮我们的未来!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