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4-25 15:05:51
分享学生好书分享
分享理由:
《呐喊》一书,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,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病痛与人性的挣扎。
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,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。鲁迅以锐利的笔触,捕捉到了那个动荡年代里人们的恐惧、迷茫与渴望。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、最复杂的情感。
在《呐喊》中,鲁迅对人性的剖析尤为精准。他笔下的角色,既有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悲剧人物,也有在困境中奋力挣扎的普通百姓。这些形象鲜活而立体,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,感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。
经典摘抄:
《自序》所谓回忆者,虽说可以使人欢欣,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,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,又有什么意味呢,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,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,到现在便成了《呐喊》的来由。
《故乡》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。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
《一件小事》这事到了现在,还是时时记起。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,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。几年来的文治武力,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“子曰诗云”一般,背不上半句了。独有这一件小事,却总是浮在我眼前,有时反更分明,教我惭愧,催我自新,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。
《明天》这时的鲁镇,便完全落在寂静里。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,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;另有几条狗,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。
《阿Q正传》从来不朽之笔,须传不朽之人,于是人以文传,文以人传。究竟谁靠谁传,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。
《孔乙己》我温了酒,端出去,放在门槛上。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,放在我手里,见他满手是泥,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。不一会,他喝完酒,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,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。
好书分享人:侯涵栩,八年级学生会成员。
教师好书分享
分享理由
在教育的征程中,我们总是试图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,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、迷茫与憧憬。今天,我想分享一本能帮助我们更好走进青少年内心的书籍——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。这本书由美国作家杰罗姆·大卫·塞林格创作 ,以独特视角展现了青少年的成长困惑,对我们教师而言,有着深刻的启示。
作为教师,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。他们在身体发育的同时,心理上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,充满着矛盾与挣扎 ,而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恰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窗户。
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少年,他叛逆、迷茫,对学校和成人世界充满了不满与质疑,不断地试图逃离那些他认为虚假、伪善的环境 。但在这看似玩世不恭的外表下,却藏着一颗渴望真诚与美好的心。通过霍尔顿的经历,我们能真切感受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身份的探寻、对社会规则的抵触,以及对纯真和真实的向往。
理解学生是教育的前提。阅读这本书,能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,体会他们在面对学业压力、人际交往、价值观冲突时的痛苦与迷茫 ,从而使我们在教学和日常相处中,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包容,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指责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,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真实表达情感的能力。霍尔顿之所以叛逆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人世界的虚伪让他找不到真实的自我。我们要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,不随波逐流,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。
经典摘抄:
你知道那首歌,‘如果有人抓到别人在穿越麦田’吗?
那是‘如果有人碰到别人在穿越麦田’,菲比丫头说,“罗伯特·彭斯写的。”
我知道是罗伯特·彭斯的诗。
她说的没错,那一句的确是‘如果有人碰到别人在穿越麦田’,可我当时不知道。
我还以为是‘有人抓到别人’呢。
我说,不管怎么样,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,有几千个,旁边没人——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——我是说只有我。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。我要做的,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——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,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。我整天就干那种事,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。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,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。
好书分享人:张帅月,郑州市第七初级中学东校区数学教师,郑州市文明教师